衡南县创新“光伏鱼塘”立体种养模式,助力贫困户收益翻倍

衡阳新闻网 阅读:10 2025-05-09 07:33:22 评论:0
衡南县创新“光伏鱼塘”立体种养模式,助力贫困户收益翻倍

近年来,衡南县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,探索出一条“光伏鱼塘”立体种养模式,实现了农业增效、农民增收,特别是让贫困户的收益翻倍,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。

衡南县位于湖南省中部,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和优越的气候条件,是传统的农业大县。然而,由于传统农业种植结构单一,农民增收困难,尤其是贫困户的生活水平难以得到有效提升。为破解这一难题,衡南县积极探索农业发展新路径,创新“光伏鱼塘”立体种养模式,实现了生态效益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。

“光伏鱼塘”立体种养模式,即在鱼塘上方搭建光伏板,利用光伏发电,同时在水下养殖鱼类。这种模式将光伏发电与渔业养殖相结合,实现了土地资源的充分利用,提高了农业产值。衡南县通过引进先进技术,优化养殖品种,加强技术培训,使“光伏鱼塘”成为当地农业发展的新亮点。

在衡南县,贫困户是“光伏鱼塘”立体种养模式的主要受益群体。通过 *** 引导和帮扶,贫困户积极参与到这一模式中来。他们不仅可以享受到光伏发电带来的稳定收入,还可以通过养殖鱼类增加收入。据统计,采用“光伏鱼塘”立体种养模式的贫困户,人均年收入较之前翻了一倍。

衡南县在推广“光伏鱼塘”立体种养模式过程中,注重以下几个方面:

一是政策扶持。 *** 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,如提供低息贷款、减免相关税费等,降低了贫困户的投入成本。

二是技术培训。通过举办培训班、发放技术资料等形式,提高贫困户的养殖技术水平和光伏发电知识。

三是市场拓展。积极引导贫困户参与农产品市场,拓宽销售渠道,提高产品附加值。

四是品牌打造。培育特色农产品品牌,提高市场竞争力,增强贫困户的议价能力。

五是生态保护。在发展“光伏鱼塘”立体种养模式的同时,注重生态环境保护,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。

如今,衡南县“光伏鱼塘”立体种养模式已取得显著成效,不仅让贫困户实现了增收致富,还带动了周边地区农业发展,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活力。未来,衡南县将继续加大推广力度,让更多贫困户受益,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力量。

搜索
排行榜
标签列表
    关注我们

    衡阳新闻网实时更新衡阳政务动态与民生热点,用深度报道与多媒体融合呈现雁城发展脉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