常宁市废弃矿区变身油茶基地,千亩基地助力200户年均增收3万
位于湖南省的常宁市,近年来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,积极探索废弃矿区的复垦利用,将废弃的矿区转变为生机勃勃的油茶种植基地,为当地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。如今,这片千亩油茶基地已经成为了当地农业发展的新亮点,带动了200户村民年均增收3万元。
常宁市的废弃矿区复垦工作始于2016年,当时,当地政府针对矿区生态环境恶化、土地资源浪费等问题,决定对废弃矿区进行复垦,使之重新焕发生机。经过多年的努力,废弃矿区逐渐被改造成了一片片油茶基地。
油茶,作为我国特有的经济作物,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生态效益。常宁市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土地资源和气候条件,大力发展油茶产业。目前,该市已经形成了千亩油茶种植基地,基地内的油茶树长势良好,预计三年后即可进入盛产期。
这片油茶基地的建设,不仅为当地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,还带动了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。据基地负责人介绍,基地共吸纳了200户村民参与种植和管理,每年为村民带来约3万元的收入。
为了确保油茶产业健康发展,常宁市积极引进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。基地内,油茶树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,从播种、施肥、修剪到病虫害防治,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按照标准执行。同时,基地还定期邀请农业专家为村民进行技术培训,提高村民的种植水平。
在油茶产业发展的过程中,常宁市还注重产业链的延伸,提高产品附加值。目前,基地已与多家企业合作,将油茶籽加工成油茶油、茶饼等产品,远销国内外市场。此外,基地还积极发展油茶旅游,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、采摘,进一步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。
废弃矿区的复垦利用,不仅为常宁市带来了经济效益,还改善了生态环境。在油茶基地的带动下,当地村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。如今,村民们纷纷表示,感谢政府的大力支持,让他们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增收致富。
展望未来,常宁市将继续加大油茶产业发展力度,力争将油茶产业打造成为当地农业的支柱产业。同时,还将继续探索废弃矿区的复垦利用模式,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活力。
总之,常宁市废弃矿区复垦种油茶的成功实践,为我国乡村振兴提供了有益借鉴。相信在不久的将来,更多废弃矿区将焕发新生,为我国农业发展贡献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