耒阳市打造国家级杂交水稻制种基地,助力长江中下游15%市场供应

衡阳新闻网 阅读:47 2025-08-01 11:33:36 评论:0

近年来,我国农业科技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,其中杂交水稻的研发与推广功不可没。耒阳市作为杂交水稻的发源地,积极响应国家号召,成功建成国家级杂交水稻制种基地,为长江中下游地区提供稳定、优质的杂交水稻种子,年供种量占该地区市场的15%,为我国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。

耒阳市位于湖南省中部,素有“杂交水稻故乡”的美誉。早在20世纪70年代,我国著名水稻育种专家袁隆平就在此开展了杂交水稻的研究工作,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。如今,耒阳市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越的地理环境,积极打造国家级杂交水稻制种基地,为我国粮食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。

据了解,耒阳市国家级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占地约5000亩,拥有先进的制种技术和设施。基地采用“公司+农户”的模式,与周边农户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,实现了良种良法配套、生产加工一体化。基地主要生产杂交水稻种子,品种涵盖优质、高产、抗病等多个类型,满足了长江中下游地区不同地区的种植需求。

作为国家级杂交水稻制种基地,耒阳市年供种量占长江中下游市场的15%,为该地区粮食生产提供了有力支持。这些优质杂交水稻种子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广泛种植,不仅提高了水稻产量,还改善了稻米品质,为当地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。

此外,耒阳市国家级杂交水稻制种基地还积极开展技术培训、新品种推广等工作,助力周边农户提高种植技能,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。基地通过与科研院所、农业企业合作,引进了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杂交水稻新品种,为我国杂交水稻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。

在发展杂交水稻制种产业的过程中,耒阳市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,注重生态环境保护。基地采用节水灌溉、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技术,有效降低了农业生产对环境的影响。同时,耒阳市还积极推广绿色、有机、生态农业,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。

展望未来,耒阳市将继续发挥国家级杂交水稻制种基地的优势,加大科技创新力度,提高杂交水稻制种水平,为我国粮食安全作出更大贡献。同时,耒阳市还将加强与国内外农业企业的合作,拓展杂交水稻种子的国际市场,为全球粮食生产贡献力量。

总之,耒阳市国家级杂交水稻制种基地的建成,标志着我国杂交水稻产业发展迈上了新的台阶。在基地的带动下,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稻产量将进一步提高,稻米品质将得到进一步提升,为我国粮食安全、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。

搜索
排行榜
标签列表
    关注我们

    衡阳新闻网实时更新衡阳政务动态与民生热点,用深度报道与多媒体融合呈现雁城发展脉搏